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功能成本分析

  • 大沽河断裂北段位置及活动性初探

    朱晓明;滕荣荣;荆菁;王颖;陈曦;

    大沽河断裂是一条隐伏的区域性断裂,前人对断裂南段有一定的研究,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球物理勘探的方式确定了大沽河断裂北段的位置,根据断层物质胶结程度、断层结构和地形地貌特征等分析认为大沽河断裂为早、中更新世断裂,确定了大沽河断裂北段具有5.5级地震左右控震能力。分析认为重大建设项目跨越该断裂建设时,应提高抗震设防参数,做好地基处理。本文为重大项目建设时提供了可靠的地震构造依据,为当地防震减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25年19期 v.44;No.74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露天采石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

    蒋艳群;

    露天采石场边坡失稳可能产生崩、滑灾害,对坡脚人员及设备造成威胁,并给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本文以甘肃省某露天采石场为例,根据采场岩土体性质进行分区分析,采用赤平投影法、简化Bishop法、与开采设计方案作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边坡防治对策措施。

    2025年19期 v.44;No.74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综合保温养护技术

    丁小见;

    本文总结了多年来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经验,采用了经济有效的混凝土外部保温措施,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对混凝土基础产生的危害,方法简单易行,提高了施工工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同类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19期 v.44;No.74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管幕-结构法隧道钢管切割参数对地表沉降特性影响分析

    白如雪;

    在管幕-结构法隧道设计施工中,需要将钢管横向连接成环,形成贯通的管幕钢壳,在管幕钢壳中绑扎钢筋或焊接钢构件、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钢壳混凝土预筑衬砌结构。目前的施工方法中,相邻钢管的连接通过在钢管内切开一定尺寸的切口、然后用钢板将相邻切口连接起来的方式实现。钢管切割的过程对管幕-结构法隧道施工时的地表沉降控制尤为重要。针对钢管参数,通过计算分析不同切割尺寸及顺序对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先下后上、间隔切割的顺序能更好地控制地表沉降,并给出了优选的单次切割顺序。

    2025年19期 v.44;No.74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矿井下便携式测风速仪的滤波电路测试

    张政豪;巩宪辉;元嘉齐;王元;魏钰淇;汪浩;

    针对矿井潮湿多尘环境下机械测风仪精度不足的问题,研制了矿用便携式超声波测风速仪。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超声波换能器、信号收发电路、放大滤波电路等技术~([1]),实现风速的精准测量,通过优化算法进行误差修正,精度达到0.01m/s。测试结果表明,较传统机械式风表相比,测试平均误差降低约30%,稳定性显著提升。手持式结构适配井下复杂环境,兼顾操作与携带的便携性,不与外界接触的特性解决了传统设备因机械磨损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

    2025年19期 v.44;No.747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标号混凝土在采用铝模体系时对回弹推定值的影响分析

    张子豪;卢进;李兵;田欣;张磊;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同标号混凝土在采用铝模体系时对回弹推定值所产生的诸多影响。通过对回弹检测法的全面阐述、回弹法自身的缺陷剖析、回弹仪选取的差异影响、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铝模体系的独特特性以及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探讨,以揭示影响混凝土回弹强度的复杂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2025年19期 v.44;No.747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排水沟应用技术

    年伊文;张飞飞;

    为提高道路边坡排水系统的预制化水平,以提升工程质量和缩短施工工期为目的,基于实际工程研究,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性能预制装配式排水沟,并对不同配筋的结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阐述其生产过程模具设计及工艺、现场施工等技术要点。研究结果表明,超高性能混凝土排水沟质量轻、施工效率高,且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预制构件应用效果良好。

    2025年19期 v.44;No.74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水柔性软管安装实践研究

    郭非凡;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工程逐步走向深水,使用多功能工程船进行深水柔性软管铺设有了越来越多的工程实践。本文基于国内近年来深水柔性软管铺设的实际经验,对于柔性软管安装过程中的关键设备、铺设模式、软管倒驳、铺设要点及软管连接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还探讨了国内在深水柔性软管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2025年19期 v.44;No.747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载侧后方雷达动态标定研究

    黄文锐;李爽;任毅;

    针对当前侧后方毫米波角雷达标定需要特定标定场地、特定校准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的车载侧后方毫米波角雷达动态标定方法。首先,利用目标特性,使用速度聚类方法提取有效静态目标;然后,基于静态目标纵向速度一致特性,遍历角度求出均方差最小角度作为粗计算角度。进而利用目标纵向斜率特性进一步筛选目标,最后对多帧积累目标遍历横向距离均方差最小角度,利用均值滤波方法求出最优角度。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实车标定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特定标定场地及设备,标定结果误差<±0.3°,标定结果一致性好,准确性高。

    2025年19期 v.44;No.74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电气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余琪;

    本研究致力于建筑电气强电竖井内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以提升系统安全稳定性。通过分析强电竖井特性及施工难点,凸显质量控制重要性。基于质量控制原理与电气安装标准,本研究提出具体策略:施工前强化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及材料检验;施工中严控关键环节,如管线敷设、设备安装及接线,确保质量达标。同时,强调专业协调、提升人员技术与质量意识。实施上述策略后,显著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故障与安全事故,增强了建筑电气系统整体性能与可靠性。

    2025年19期 v.44;No.74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标报价文件调整成竣工结算文件做法的探讨

    王秀丽;

    本文阐述了投标报价与竣工结算的区别和联系,论述了在结算价款与投标报价产生差异事项时,在投标报价文件基础上如何调整形成竣工结算文件的做法,重点分析了引起两个工程造价文件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价款差异情形,以及相应结算款的调差处理,促进竣工结算文件编制质量的提升。

    2025年19期 v.44;No.74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盆地红层地区水利工程隧洞变形与破坏特征研究

    秦于单;郝明辉;刘潇忆;晏小峰;杨丰源;薛宇航;

    四川盆地红层是四川水网“六横六纵”工程实施的主要“战场”,为了解该地区水利工程隧洞变形与破坏特征,本文搜集了亭子口一期工程、向家坝一期工程、红鱼洞等在建工程部分隧洞的围岩变形、破坏资料,并对已运行多年的人民渠、升钟灌区等工程的隧洞破坏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研究发现:红层软岩隧洞在施工期的主要破坏特征为洞顶脱层掉块、底板软化,一般未表现出明显的大变形特征,后续水利工程在勘察设计阶段若无特殊情况可不考虑大变形。隧洞在运行期的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底板隆起和顶拱破坏,建议采用受力条件较好的圆形、马蹄形断面或带反拱底板的城门洞形断面。

    2025年19期 v.44;No.74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管理

  • 造船工程项目管理计划分解方法研究

    陈宏宇;

    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对船舶工程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项目管理计划是造船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造船工程项目分解和派出为研究对象,明确了以任务包和派工单分解工程计划项目的管理原则及判定方法,以及相职能部门的职责、内容、方法及检查与考核,适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工程的项目分解管理。

    2025年19期 v.44;No.747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涉铁项目的工况分析与研究

    李光明;郭琼华;熊江东;

    在涉铁项目中,合理选择工况是保证施工过程中铁路运营安全、降低涉铁工程造价,均衡各方利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云南交通建设项目公路铁路交叉与并行费用研究项目中涉铁工程工况进行梳理,分析在目前涉铁工程中工况选择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设计施工工况的新方法,为促进我国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策略。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涉铁工程工况是保证既有铁路线运营安全的基础,同时还有利于协调各部门的利益,降低涉铁工程造价。

    2025年19期 v.44;No.74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锅炉四管防磨防爆检查及预防策略

    裴野;

    在火电厂中,锅炉四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的安全至关重要,却易受高温高压、腐蚀及磨损影响。本研究深入剖析了四管的磨损机理,并探讨了防磨防爆检查技术。定期细致检查是预防事故的关键。研究提出综合预防策略,包括定期检查维护、优化设计及管理优化,以提升耐用性和安全性。锅炉四管的安全管理需技术与管理并重,全生命周期考量。通过分析事故案例,研究为电厂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应加强技术创新与人员培训,确保锅炉四管长期稳定运行,保障火电厂的安全与经济性。

    2025年19期 v.44;No.747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变配电设备运维管理优化研究

    曹永波;

    本文聚焦于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变配电设备运维管理优化研究。阐述大数据技术的原理,包括其数据规模大、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以及在数据存储管理和挖掘上的应用;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涵盖机器学习(监督、无监督、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CNN、RNN)及其在设备运维中的作用;分析变配电设备运维管理的传统理论及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理论。

    2025年19期 v.44;No.74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草商业企业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邱远兴;兰立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在烟草行业这样的传统行业中,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推动创新的重要途径。烟草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市场竞争的压力,还包括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有效管理和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安全保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信息系统的“护盾”,信息安全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防护,还包括管理机制的完善、法规标准的遵守以及人员的安全意识。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应对复杂信息环境、又能确保数据安全的有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成为了现代烟草企业数字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5年19期 v.44;No.74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利工程管理在防汛中的应用研究

    刘思佳;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涝灾害呈现强度增大、频率升高的趋势,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构成严峻挑战。水利工程作为防汛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管理效能直接关系到防灾减灾成效。从政策上来看,国家相继出台《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2023)和《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2025),明确提出:“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的防汛策略,要求通过智慧化管理提升水利工程调度精准性。2024年长江流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水库群联合调度,在应对特大洪水时削减洪峰流量达15%。然而,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优化。基于此,研究在水利工程管理的背景下,针对防汛工作展开研究,探讨了水利工程管理在防汛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几点水利工程管理防汛管理的优化策略,就未来防汛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提高防汛管理水平。

    2025年19期 v.44;No.747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立医院组织层面内部控制风险识别方法研究

    杨雪颖;田红;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识别公立医院组织层面的内部控制风险,通过构建科学的风险识别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提升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方法: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风险识别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处理调查问卷信息,获得了风险指标权重,为公立医院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风险识别和权重分配方法。结论:该研究为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参考,能够有效识别组织层面的潜在风险。

    2025年19期 v.44;No.74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煤矿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研究

    段启兵;王会琼;王明波;

    顶板事故作为一种严峻的煤矿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干扰着煤矿的正常生产与安全生产。故而,采取措施,避免顶板事故发生,特别是回采工作面的顶板事故,已然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鉴于此,文章对A煤矿B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展开相关研究。其针对面临的问题采用了合理、科学的技术措施,实现了采煤工作面生产安全,使矿井煤炭产量得到良好保障,发挥了顶板管理对产量的积极作用。

    2025年19期 v.44;No.74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SM-SNA法的智慧工地发展阻碍的影响因素

    黄佳丽;

    为了探究智慧工地发展阻碍的因素,构建ISM-SNA模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选取了18个智慧工地发展阻碍的影响因素,根据专家打分构建邻接矩阵,建立ISM模型,构建影响因素层次递阶结构图,解释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将邻接矩阵导入到ucinet软件中,得到网络可视化图和点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相关数据,确定智慧工地发展阻碍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额的初始投资且周期长、行业标准缺失和社会认知度低是最关键根本的影响因素。

    2025年19期 v.44;No.74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一体化管理研究

    赵宗勉;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加速,建设项目复杂度提升,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成为项目管理关键。本文探讨了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一体化管理的理论、现状与实施策略,旨在提供系统化、高效化的管理框架。研究指出,一体化管理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现状分析发现,建设单位在造价计算准确性和成本控制方法上存在不足。本文设计了一体化管理流程,提出健全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和沟通协作等策略。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一体化管理有助于优化成本、提升效率、加强风险防控和信息透明度。未来研究可探索新兴理论应用、积累实践案例,并关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管理中的应用,推动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与实施。

    2025年19期 v.44;No.74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建设对烟草商业企业的促进作用

    张犇;黄彩露;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呈现迅猛扩张趋势,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创新,传统产业正加速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各行各业纷纷将数字化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意图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运营效率、压缩成本结构来提高竞争优势。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更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开发重构传统商业模式,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生态。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赋能不仅局限于效率提升,更在推动产业链协同、促进供需精准匹配等方面展现出革命性价值,成为了企业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战略。在这一轮时代浪潮的席卷之下,传统行业首当其冲,尤其是资源性行业更是面临着与日俱增的严峻挑战,烟草行业便是其中之一。烟草行业作为一个长期受到政策管控的行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政策法规的不断变化以及经营模式的逐步过时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化建设成为了推动烟草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动力。

    2025年19期 v.44;No.747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链·供应链

  • 电网企业及其金融企业基于“电e金服”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王东锋;张庆波;

    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优化资金流动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效率,增强供应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进而推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暨“电e金服”平台)为案例,系统总结了该平台实施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背景及其在平台建设、产品超市、线上业务办理和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机制方面的创新举措,并分析了相关成效,以推动电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数字化、普惠化和可持续发展。

    2025年19期 v.44;No.74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轨道交通车站改造项目中的风险应对措施

    陈凡晴;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许多老旧地铁车站面临着改造。在繁忙的市中心区域,这些改造工程需要在不停运的情况下进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文章通过分析两个地铁改造项目中的关键风险及应对措施,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主要风险包括施工区域与运营区域交叉风险、结构拆除风险、轨道安全风险以及进度控制风险。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为类似地铁改造项目提供了实践参考。

    2025年19期 v.44;No.747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下调蓄池经济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嘉君;王欣悦;贺亚;徐久红;朱畅;

    地下调蓄池作为海绵城市新的发展趋势,对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控具有显著效果。合理确定地下调蓄池工程造价指标、识别造价影响因素,不仅是推动海绵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精细化项目管理的有效路径。以常青公园地下调蓄池项目为例总结相关造价经济指标、估算与概算对比,探讨了调蓄池的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投资估算与概算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前期选址决策、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等。本研究基于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可为同类项目的前期投资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为海绵城市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19期 v.44;No.74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总承包项目突现价值捕获的多案例分析

    王卉;姚龙娇;杜亚灵;陈露露;

    总承包项目成功标准已不再是既定目标的实现,突现价值捕获对提升价值交付水平至关重要。通过文献分析得出业主视角项目价值的经济、社会、生态三维度体系;据此制定案例筛选标准,对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无锡具区路地铁TOD综合示范项目、丝绸之路(敦煌)文博会场馆工程项目进行多案例分析;识别出总承包项目成功捕获突现价值的三大原因:借助了项目外部环境的变化;项目参与方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迅速;项目参与方自身实力雄厚。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总承包项目捕获突现价值的三条策略建议。

    2025年19期 v.44;No.74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对交叉口机非冲突的典型导流岛适应性研究

    孔祥鑫;李吉庭;

    针对城市交叉口右转车道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冲突问题,本文研究基于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构建两种导流岛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行人与非机动车比例对通行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导流岛显著降低了右转车辆的最大排队长度和行程时间,同时在非机动车比例升高时,两种导流岛的通行效率均提升,其中新型导流岛在低行人比例下适应性更优。研究结论表明,新型导流岛通过优化非机动车待行区设计,可有效缓解机非冲突,其应用需结合右转流量、信号控制等因素进行精细化设计,为城市交叉口导流岛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19期 v.44;No.74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公共建筑零碳设计的碳排放指标研究

    张园;

    本文结合大型公共建筑零碳设计实践,系统总结了车站等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并在广泛调研城市地铁车站的基础上,确定了大型公共建筑的合理能耗指标,同时依据相关规范对近零碳公共建筑降碳率的指标要求,最终确定了大型公共建筑的零碳设计目标,并利用车站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实现节能降碳。研究成果有助于形成广泛适用性、先进性的设计指南,可以指导同类型车站项目的低碳设计。

    2025年19期 v.44;No.747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分析与应用

  • 吹填造陆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赵辰;

    为研究吹填造陆区道路地基处理方案,本文结合菲律宾马尼拉滨海新城吹填造陆项目,针对项目的地质地层情况,拟定道路地基处理总体思路。然后,针对性地得出本项目地基处理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软弱土层固结沉降问题和吹填砂层地震液化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对多种可行性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得到各处理部分的推荐方案。最后,根据固结沉降计算对各推荐方案的处理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推荐的地基处理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2025年19期 v.44;No.747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厂址普选决策中的适用性研究

    彭康玮;周灵芝;闫一帅;

    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内建设有多种类涉核科研设施,法规中对各类设施的选址要求不同,且评价要素较多,综合评价存在一定困难。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要素决策方案中的分析方法,本文对综合性核科研基地中多种类核设施选址规范进行分析,包络获得厂址比选要素集,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各评价要素进行权重赋值。对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备选厂址比选要素资料进行收集,并使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备选厂址完成综合评价,得到厂址优选排序。

    2025年19期 v.44;No.747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驾驶模拟的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标志和标线设计有效性研究

    柴庆刚;张云帆;肖飞;陈元培;许方坤;

    本文通过驾驶模拟实验,研究新型标志标线设计对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区域对驾驶选择行为的影响。实验设置收费站前标志引导方案(常规、图形、文字三种形式)和站后隔离引导方案(硬隔离、实线、虚线三种形式)。基于驾驶行为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方案下的行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标志引导方案对驾驶人选择车道的影响较小。然而,车辆进入收费站的速度越快,进入目标车道的概率越低,而文字引导方案能显著降低车速并提高进入目标车道的概率,效果优于图形引导。研究为优化收费站标志标线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升行车安全和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025年19期 v.44;No.74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疆某煤矿南部火烧区烧变岩含水层探查与水害治理

    余宏宝;刘西兵;高庆阳;

    本文以新疆某煤矿为例,在对矿区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高精度磁法的火烧区探查方法,以及火烧区烧变岩含水层静储量的计算方法;讨论了采取注浆主动防控烧变岩水害的工程技术措施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某煤矿南部存在多处烧变岩磁异常区,烧变岩含水层连通性较好,地下水静态储量为103.57万m~3。完成注浆钻孔7个,累计完成钻探进尺1759.33m,共注入水泥8222.41t,锯末34500kg。注浆治理后,矿井出水点残留水量仅约31m~3/h,堵水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对于新疆煤矿火烧区烧变岩水害的探查和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025年19期 v.44;No.74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赋能工程造价管理的多维度分析与应用探索

    姚金环;

    伴随着中国建筑企业数量的激增,市场竞争陷入了僵局,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BIM技术的崛起为建筑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和可视化与协作的优势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阐述了BIM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成本管理中的技术优势,并分析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阶段深入探讨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025年19期 v.44;No.74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ETH枢纽工程中特种阀门的应用

    郭勇邦;于淼;

    阀门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它用于控制各管道系统的正常工作,实际应用中,常规阀门多用做维持管道的开/关状态,功能单一。SETH枢纽工程采用固定锥形阀及活塞式流量调节阀等特种阀门用于实现调流、消能以及生态流量泄放等功能,固定锥形阀及活塞式流量调节阀等特种阀门技术安全性高,经济性好,设备布置起来占地小相对紧凑,使用过程中操作灵活,整体上综合投资低,后期运行管理、检修方便,对其他相似工程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2025年19期 v.44;No.74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芒康县曲孜卡乡通村公路隧道工程多种隧道开挖方法的运用

    伍翔宇;

    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不同类型大小洞室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以及经济合理的前提。本文通过在芒康县曲孜卡乡通村公路隧道工程(GX水电站辅助工程)施工中总结了西藏高原偏远地区、特殊地形地质条件、特殊人文环境的多种隧道施工方法,可为后续类似工程隧道施工提供借鉴。本工程隧道开挖方法主要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上下台阶法施工、中导洞先贯通+二次扩挖法施工、支洞进洞施工、隧道全断面施工、TBM全断面施工、TBM导洞+二次扩挖法施工等方法。

    2025年19期 v.44;No.747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开挖紫外光固化修复在市政管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杨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市政管网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更新与改造。由于市政管网建设历史悠久,导致漏水、腐蚀、爆裂、市政管网的运行压力不足及二次污染等问题频发。基于上述问题,不锈钢内衬修复、HDPE管内衬修复、内喷涂等非开挖修复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深入探讨市政管道采用非开挖紫外光固化修复方法的相关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案。

    2025年19期 v.44;No.74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道整治中水污染治理研究

    孔瀚彬;

    本文研究了黄华河水污染治理问题,针对其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受损的现状,通过生态修复理论和工程实践,提出了生态护坡、清淤工程、石笼应用和生态混凝土技术等措施。在生态护坡工程中,采用土工材料复合护坡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有效增强了河岸稳定性,改善了生态环境。清淤工程通过科学确定清淤范围和深度,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去除了底泥污染物。石笼护岸工程增强了河岸稳定性,促进了水体交换。生态混凝土护坡则通过其独特的结构特性,提高了河岸稳定性,改善了水质。这些措施和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黄华河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共进。

    2025年19期 v.44;No.74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矿井下智能风门的研发与应用

    姚迪;张政豪;郭佳沁;单麒源;

    煤矿事故频发,其中通风管理不善是重要诱因。风门作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关键设备,可调节气流方向、速度和流量,保障井下供氧、排废及温度调节,并预防矿气爆炸等事故。智能风门通过红外、超声波、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可精准识别行人和矿车,实现自动开关控制。本项目旨在研发高性能智能风门,利用多传感器融合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提升风门识别精度和响应速度,确保井下通风安全,为矿工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2025年19期 v.44;No.747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域铁路四线道岔连续箱梁贝雷梁支架体系设计研究

    武相坤;

    本文以某市域铁路6×35m四线道岔连续箱梁为例,深入研究贝雷梁支架体系设计。详细阐述了支架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构造,并通过Midas Civi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验算,分别对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关键组件在荷载组合包络效应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支架体系整体及各部分在承载力特性、变形挠度指标以及基础承载能力等方面均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为类似市域铁路工程支架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5年19期 v.44;No.747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建地铁车站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焦国强;崔学超;

    新建北京地铁车站采用暗挖洞桩法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区间前,对既有区间进行检测和影响评估,制定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措施,工后,既有区间各项变形值在报警值以下,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5年19期 v.44;No.747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撑式注浆钢管桩的质量控制及效果分析

    庄之敬;

    以上海临港某项目为例,研究前撑式注浆钢管桩的质量控制及实际应用效果。首先,结合围护设计方案,分析了前撑式注浆钢管桩的作用机理;其次,提出了针对该项技术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控制措施;最后基于基坑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实际支护效果。本文对于采用该项专利技术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5年19期 v.44;No.747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建设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

    陈雪娇;秦琳;史瑞昌;

    为规范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降低和减少风险灾害的发生,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针对隧道、桥梁、路基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从风险评估、风险计划、风险跟踪等主要管理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已在雄商、雄忻、平漯周、合武等铁路项目上线应用,有效降低和规避了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保护了参建各方的利益,确保了工程高效顺利推进。

    2025年19期 v.44;No.747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薄窄河道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邓文龙;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具有河道窄、砂体薄、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开发井网以水平井线性井网为主,井网密度低,单纯依靠井资料建立的地质模型可靠性较差。基于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开展井震标定、层面、三维地震体时深转换,形成了以单井资料为主,深度域地震约束为核心的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相结合的窄河道建模方法,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与井资料在平面和纵向上的优势,增加模型井间确定性,提高模型忠实于地下实际情况的程度。

    2025年19期 v.44;No.747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技术融合发展

  • 旧路面改造工程中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陈冠廷;

    现代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维护作用突出,关系到交通事业发展、货物集散以及人员出行安全等,要求以必要的现代化技术提供工作支持。本文以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与其一般优势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组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的方式,综合分析不同技术的优势、适用性,并探讨技术应用的一般方式、不足以及应对建议。结果上看,不同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特点各异,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应结合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未来也应重视现有技术不足研究、突破,以服务高速公路养护以及综合管理。

    2025年19期 v.44;No.747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煤炭服务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服务构建

    侯笑梅;任志静;王森;李聪;文韬;

    煤炭服务企业面临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双重压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是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针对企业管理、业务、服务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存在数据孤岛,共性技术不同业务部门重复研发,缺少标准体系等问题,构建煤炭服务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服务框架,提出应用基础性研究的技术方案,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煤炭服务企业的融合、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首先,对煤炭服务企业管理、业务、服务类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系统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共性技术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内容;在深入研究各系统需求、技术方案、实现方式的基础上确定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服务的总体原则;最终形成能够服务全行业、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服务体系。

    2025年19期 v.44;No.747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保经办服务体系面临基层问题研究

    黄皎;

    自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建立以来,从零建设,覆盖面由点至面,由一到多。随着覆盖面的扩大,服务人群的增长,社保经办体系越来越难以为制度服务,这种情况在基层更为明显。这就导致了在一些情况下,不仅政策、制度无法落到实处,还容易引发群众和政府的矛盾,挫伤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本文从社保服务基层出发,针对社保经办体系面临的“基层弱”的现象,提出可行的对策。

    2025年19期 v.44;No.747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时期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

    张志宽;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道路桥梁的安全与耐久性成为焦点。本研究聚焦于新时期道路桥梁无损检测技术及质量管理,综合国内外研究动态,深入剖析无损检测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应用实践。新型技术如声发射、红外热成像等,以非破坏性、高效准确的特点,在桥梁内部缺陷检测中展现独特优势。研究同时强调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体系构建、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关键举措。实证研究验证了无损检测的有效性,并指明了其挑战与改进路径。本研究为道路桥梁安全评估与养护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也为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年19期 v.44;No.747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实体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李龙;高尚志;袁兴明;

    建筑实体模型在建设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构造施工之外,还要把常规的节点和工艺展现于建筑物主体,为后续使用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学校建筑实体模型从施工到运营管理阶段,利用BIM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点云模型和建筑模型分析研究,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现场施工建筑物进行节点扫描,处理点云数据剔除粗差数据,创建建设中建筑物项目模型。对比分析设计图纸和所建设模型的受力分析及节点变形情况,为工程建设阶段受力偏差和结构调整提供监测数据以及施工整改方案,分析了使用过程中点云模型与建筑物BIM模型结构变化情况,并且利用0.5″全站仪监测了节点坐标,误差分析在一定范围之内,为工程施工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提供了有效的阶段监测方案。

    2025年19期 v.44;No.747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部审计助推高校建设研究

    王金鑫;王振宇;袁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使命,为国家科技进步、综合国力提升、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提供人才保障。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学校监督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发挥其监督、评价、建议职能,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19期 v.44;No.747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