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功能成本分析

  • 基于音频电透视的51103工作面顶板物探研究

    郗树民;

    鄂尔多斯市金通矿业有限公司51103工作面受延安组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和地表治理区积水影响,顶板富/积水性不均一,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传统物探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多解性强、分辨率不足等局限。本文以金通煤矿511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矿井音频电透视技术对顶板60m范围内富水异常区进行探测,结合钻探验证分析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共识别出3处富水异常区(Y1、Y2、Y3),经7个疏放水钻孔验证,Y1区累计疏水量达1953.6m~3,物探异常与钻探结果吻合度达85%。研究证实矿井音频电透视技术在火区治理区工作面顶板富水探测中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可为类似条件下防治水方案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32期 v.44;No.76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及养护管理

    潘中圣;

    本文针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振捣不密实、养护不足致强度不达标、易开裂,及传统养护裂缝多、施工效率低等问题,结合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理论与智能养护技术,以安徽宇盛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施工中,精选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原材料,优化C30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工艺,严控浇筑厚度与振捣;运用自然养护(洒水、覆盖)与人工养护(蒸汽、恒温)结合的方式,并引入智能养护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结果显示,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从35MPa升至40MPa,每100m~2裂缝数从5条减至2条,抗渗等级达P12,施工工期从180天缩至150天,显著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32期 v.44;No.76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次供水智慧化泵房改造分析

    顾子昊;

    随着城市化和智能化发展,二次供水系统地位提升,智慧化泵房改造成为关键。本文以A小区泵房改造内容为实例,通过对泵组能效提升和对安防监控及二次供水系统优化,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推动二次供水系统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实现二次供水泵房经济、安全运行,为后期及全国开展新建和改造的二次供水工程方面提供更好的参考。

    2025年32期 v.44;No.76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船舶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包丹;

    目前船舶制造业竞争激烈,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而单船的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如何有效实施材料成本管控,已成为船舶制造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本文从挣值法的成本控制理论方法出发,从质量、成本、交货期三个维度考虑,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中的偏差,为造船企业提出可供借鉴的材料成本控制方法。通过此方法,企业决策者可以根据建造进度实时监控材料成本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材料成本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在成本控制策略中,从业财融合角度研究船舶制造成本控制体系,并以数字先行为导向,将成本控制由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最终实现决策者更加精准地控制造船材料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率。

    2025年32期 v.44;No.760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煤泥水处理对选煤工艺及煤质的影响研究

    周应林;

    本文研究了煤泥水处理对选煤工艺及煤质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循环水浓度对选煤工艺和煤质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循环水浓度升高会增加介质粘度,导致跳汰分选下限变粗、精煤回收率降低。通过优化煤泥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如采用直接浮选工艺和高效脱水设备,可有效降低循环水浓度,提高精煤回收率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煤泥水处理对选煤效率和煤质具有显著影响,优化处理工艺是提升选煤厂经济效益和环保水平的关键。

    2025年32期 v.44;No.760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优化提升的作用

    韩震;赵显阳;

    本文研究了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优化提升作用。通过智能化技术,如传感器、PLC控制系统、5G通信、AI等,在皮带运输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实时监测、精准控制、故障预警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技术显著提高了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安全性,并降低了运输成本。这些结果说明智能化技术在提升煤矿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优化成本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推动了煤矿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2025年32期 v.44;No.76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城县大张矿区脉石英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陈栋;

    大张脉石英矿作为大型脉石英矿床,估算资源矿石量5千万吨以上。该文论述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区的充水因素。研究表明:矿区各含水层富水性弱,但结晶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中的裂隙发育带、构造等部位富水性中等,因此矿区F1、F2等成矿构造具有较好的导水性;确定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划分了4个工程地质岩组;评价了边坡稳定性;评价了围岩及矿体的稳固性;确定了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2025年32期 v.44;No.76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

    王有利;高伟;吴宇梵;罗乐;卜易;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支柱,其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对医疗服务工作的优劣具有直接影响。为了营造一个高品质的医疗环境并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医院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深入探讨医疗建筑施工项目中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分析的重要性也势在必行,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经济可行性和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医疗建筑施工中成本控制的关键性,研究在此类项目中实施的成本控制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成本估算、成本监控和成本优化,及其与项目经济效益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公立医院整体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2025年32期 v.44;No.76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道路桥梁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运用

    郝柏;

    道路桥梁检测中存在传统检测方法破坏结构、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光纤传感检测、图像检测和探地雷达检测,提出了针对道路桥梁结构病害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通过非侵入式方式,有效避免了对道路桥梁结构的破坏,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成本效益。在某城市桥梁和道路检测项目中,成功检测出了混凝土内部空洞、裂缝、钢筋锈蚀及道路基层脱空等病害,为维修和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表明,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有效保护道路桥梁结构,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对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32期 v.44;No.76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拦污栅自动清扫装置设计

    张溢欢;刘中艳;

    该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拦污栅自动清扫装置,该装置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自动清扫拦污栅底坎并对清扫效果进行检查,解决了以往人工清扫效率低、效果差且风险高的问题,具有智能、高效、安全等优点。

    2025年32期 v.44;No.76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管理

  • 暖通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白翠翠;

    本文探讨了暖通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面临高空作业、触电隐患和管道安装等安全挑战,且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文章分析了高空作业、触电风险、管道安装及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制度建设、技术措施和应急管理等解决方案。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提高施工效率与人员满意度。未来,暖通工程安全管理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2025年32期 v.44;No.76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的多跨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研究

    葛逢尧;

    以沪渝蓉动走3线特大桥工程为例,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从安全角度出发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对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基于BIM技术建立了0#块支架及挂篮可视化模型,并对挂篮的拼装进行模拟。对结构挂篮施工的设计、制作安装和结构的浇筑等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施工管理的角度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领域中大跨度连续梁群施工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2025年32期 v.44;No.76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碳交易背景下的政府干预与企业减排——基于政府和燃煤发电商的演化博弈研究

    于晓满;卢建昌;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前我国主要使用碳交易、碳补贴、碳惩罚等措施对排碳企业进行环境规制,2021年电力行业作为突破口被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燃煤发电作为重要的发电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建立了以政府和燃煤发电商作为博弈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政府是否应当干预碳排放企业以及燃煤发电商是否应当采取积极的减排策略。研究表明:(1)当政府的环境收益与碳补贴之间的差额大于政府的监管成本且大于对超额碳排放罚没的罚金时,得到政府不干预且燃煤发电商消极减排,以及政府干预且燃煤发电商积极减排两个演化稳定策略;(2)当对超额碳排放罚没的罚金大于政府的监管成本且大于政府的环境收益与碳补贴之间的差额时,不存在均衡稳定策略。据此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政府和燃煤发电商效益的建议。

    2025年32期 v.44;No.76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探讨

    伏银成;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存在自然、技术、环境等多维度风险,如南方洪水致项目损失、山区隧道施工技术缺陷引发事故,金湖至禄口高速也面临设计、安全等多类风险。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权重,结合风险矩阵法评估风险可能性与影响程度,还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及全过程、协同管理模式。针对该高速重点风险,提出加强设计审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等措施,同时应用新技术预测、评估、监控风险,新管理模式覆盖全生命周期并促进多方协作。结果显示,项目成本超支率、工期延误率显著下降,质量合格率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金湖至禄口高速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证明风险管理有效。

    2025年32期 v.44;No.76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审计在区县局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探索——以H市烟草专卖局为例

    毕成;

    以经济责任审计为研究视角,以H市烟草局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为具体案例,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路径、未来展望。面对传统审计模式下的“数据孤岛”、抽样风险、定性依赖与监督滞后等核心困境,H市烟草局通过搭建数字化审计模型、建立专项审计检查问题清单、运用多维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实现可视化穿透式查询,构建了全新的数字化审计监督体系。未来可以通过构建一体化数据资源中心、开发智能风险预警模型等方式实现审计覆盖从局部抽样到全景扫描、审计时点从事后静态到全程动态。下一步项目组将进一步加快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建设,以审计数字化转型建设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进程。

    2025年32期 v.44;No.76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近既有地铁运行线路盾构隧道洞门破除安全管控措施分析

    张晓星;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加密,新建隧道与既有运营线路的交叉穿越工程日益增多,其中盾构隧道洞门破除工序因其瞬时性、高扰动性,对紧邻运营线路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临近既有地铁运行线路盾构隧道洞门破除为背景,系统分析了洞门破除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力学扰动、水土环境变化及风险叠加效应。基于风险分析,从组织、技术、管理、防护及应急五个维度,构建了一套系统性的安全管控体系。工程实践表明,通过精细化的施工组织、静力切割技术的应用、严格的轨行区隔离防护以及全方位的监测与应急准备,成功实现了在不停运条件下洞门破除施工的“零中断、零影响”安全目标,为类似高风险城市环境下的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25年32期 v.44;No.760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项目业主方风险评价研究

    陈由辉;

    随着绿色经济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旨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各类项目正在不断推进,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多种矛盾纠纷。本文以S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项目为例,从业主方角度开展风险评价研究,先行确立了业主方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了包含7个准则层与23个应用层的风险评价体系,通过计算风险因素的权重,开展综合风险评价,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为提升业主方风险管理能力提供支持。

    2025年32期 v.44;No.760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探究

    刘凯;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其对国内市场份额的需求也随之攀升,加之现阶段传统基建业态进入“周期性波谷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为保证市场份额与企业平稳发展,部分施工企业不惜以垫资、承接非现金票据收款等方式入场,导致应收账款规模不降反增,承受的资金压力持续增大。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和形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2025年32期 v.44;No.760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六维交互的组合式职工技术创新实践研究

    陈永利;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围绕职工创新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从组织维度、环境维度、人才维度、思维维度、成果维度、实践维度六个方面开展创新体系的研究,提升了职工创新活力,搭建了高端创新平台,推广了自主创新成果,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创新理念、创新体系和创新文化,提升了企业价值和职工个人价值。

    2025年32期 v.44;No.760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链·供应链

  • 综合管廊管控平台的应急指挥系统

    揭俊业;

    综合管廊作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本文根据综合管廊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介绍了综合管廊管控平台的应急指挥系统组成架构和处理流程,通过该指挥系统的快速响应、多部门联动与协同,快速处理突发事件,对综合管廊的安全运维有较大的作用,保障城市“生命线”不会中断。

    2025年32期 v.44;No.760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FDI对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与机制分析

    徐莹莹;余勇创;

    作为走出去的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12-2022中国284个城市层面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方法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实证检验OFDI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OFDI增加会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城市OFDI通过提升市场开放程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OFDI对绿色新质生产力、数字新质生产力和科技新质生产力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对外直接投资水平提升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32期 v.44;No.760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Apriori方法的高值耗材使用规则挖掘算法研究

    杨婷婷;

    针对传统预测方法难以捕捉高值耗材之间隐藏关联、短期需求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研究提出一种融合耗材组合效应的改进Apriori算法,用于挖掘高值耗材使用规则并构建短期需求预测模型。该算法通过引入时间衰减支持度与双向剪枝策略,优化频繁项集生成效率与关联规则质量;在此基础上,将挖掘出的耗材组合特征融入预测模型,实现对其短期需求准确度较高的预测。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等,基于改进算法的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1.2%,较传统方法提升了约18.3%,为高值耗材供应链动态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5年32期 v.44;No.76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水库淤积物的处置与利用研究

    兰宇;金勇;

    水库作为国家关键水利基础设施,对保障社会生产、民生需求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维持有效库容是确保水库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调配等综合功能持续发挥的基础条件。针对淤积严重的水库实施科学清淤,既是恢复水库设计功能的关键举措,更是维护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平原水库的底泥淤积物以表层浮泥(流泥)、淤积土和淤积砂为主;山区水库淤积物则主要由淤积土、淤积砂、淤积砂砾石及部分大粒径料构成。本文基于平原水库和山区水库的不同淤积物质的种类,进行水库清淤底泥和水库清淤砂石料的处置与利用研究。

    2025年32期 v.44;No.76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房地产集团债券违约风险研究

    陈洛灵;范冰辉;陈恺;何予悦;陈雨鑫;

    房地产债券市场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稳定资金流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以LD集团为案例,探讨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及其成因与管理措施,分析房地产企业债券违约的内在机制,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LD集团的财务状况、债务结构、经营策略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结合财务数据和市场环境,揭示了LD集团债券违约的原因,明确房地产企业应强化风险意识,优化债务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多元化融资渠道,有助于降低债券违约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32期 v.44;No.76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体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数字化驱动机理和路径研究

    叶梓;周建亚;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动力。我国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而数字化的兴起为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体育企业的样本数据,实证性的检验揭示了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数字化驱动机理,发现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足,提出数字化推进的具体策略,从而加速体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研究表明: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体育企业产品生产数字化对体育科技成果开发绩效和体育科技产品营销绩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体育企业产品营销数字化对体育科技产品生产绩效的促进作用,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2025年32期 v.44;No.760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动因、路径及保障研究——以潍坊市为例

    陆健;陈韩燕;

    数字化转型为处于“百年变局”的中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助推农业增产提效、增强经济韧性。鉴于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显著作用,探讨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潍坊作为农业强市,成功孕育出“寿光模式”“潍坊模式”“诸城模式”三个创新模式,成功打造现代农业“样板”。本文以潍坊市为例,首先,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农业数字化转型动因分析;其次,从基础设施、技术、经营主体、机制四个维度进行转型发展路径构建;最后,制定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保障措施。以期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为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助力赋能。

    2025年32期 v.44;No.760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分析与应用

  • 深挖路堑开挖未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孙鹏;曹怀伟;吴文波;王浩远;黄朕;

    在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边坡工程中,边坡的稳定性控制与支护方案的科学决策是保证道路安全运营的关键。这一过程高度依赖于对地质资料的准确分析与岩样试验成果的合理应用。文章运用FLAC3D软件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内因及外因建立开挖未支护模型对实际路堑边坡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为后期设定开挖支护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32期 v.44;No.760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无砟轨道设计及应用实践

    杨文茂;林红松;易南福;徐浩;代丰;向芬;

    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是孟加拉国迄今为止设计时速最高、轴重最大的铁路。项目首通段于2023年10月10日开通,其中包含无砟轨道约30km,实现了无砟轨道技术在孟加拉国的首次成功应用。本文从无砟轨道选型、轨道结构设计、轨道施工流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四个方面,对该线无砟轨道设计及应用实践进行了系统介绍,相关经验对孟加拉国后续铁路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25年32期 v.44;No.76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路工程测量中无人机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

    史兰蒙;

    本文研究了无人机测绘技术在345国道扬州经济开发区段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针对传统测绘方法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无人机进行测绘的方法,旨在提高测绘效率和降低成本。研究设计了详细的飞行方案,包括飞行高度、速度、航线等,并采用了“Z”字型布设像控点的方式,确保测绘精度。数据采集后,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影像处理,生成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图和三维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无人机测绘在作业时间和人力成本上均展现出明显优势,效率提高了约70%,人力成本降低了约88%。此外,无人机测绘在设备购置、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也低于传统测绘方法。本研究为公路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

    2025年32期 v.44;No.76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库区临江高陡峡谷危岩勘查方法应用评价——以秭归县九畹溪口危岩为例

    韩松;王云飞;袁乾博;

    三峡库区临江高陡峡谷地质灾害频发,危岩体变形威胁沿岸36个乡镇及长江航运安全。该区地质灾害体类型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具几何形态非线性等特点。为应对勘查困难及稳定性评价依据不足问题,本研究基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评价临江高陡峡谷危岩勘查方法与技术,为勘查方案设计提供思路,助力治理项目实施及研究。

    2025年32期 v.44;No.76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冲击碾压技术在高填方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谭之东;

    高填方路基的压实质量与工后沉降控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难题。本文以西南山区某典型工程为依托,系统研究了冲击碾压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机制与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砂岩碎石土与风化页岩混合填料,通过“底层强夯预处理+主体分层冲击-振动复合碾压”工艺,可实现40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6%、剪切波速Vs≥280m/s的工程目标。

    2025年32期 v.44;No.760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大型产业园工程中的应用

    范传祺;王魁;崔少策;蒋勇;

    大型产业园项目设计和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如何在大型产业园工程中高效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对在某大型产业园设计和施工中的BIM技术应用进行研究,进行创建BIM模型、装配式深化、钢结构深化、碰撞检查等深化设计BIM应用;进行场地布置、进度管理、深基坑施工、高大模板施工等施工管理BIM应用,实现了提升项目深化设计和施工管理效率、降低建造成本、节省建设工期的目标。

    2025年32期 v.44;No.76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桥梁桩基施工中泥浆护壁技术的优化与应用

    霍畅维;

    桥梁桩基施工泥浆护壁技术关乎成孔稳定与质量,泥浆劣化、孔壁失稳、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优化该项技术势在必行,聚焦泥浆配比把控、固液分离路径改进、絮凝剂运用及无害化固化处置开展研究,经工艺系统优化和现场实践检验,提升泥浆护壁性能,达成资源循环利用目标。优化后的技术使施工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桥梁桩基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创新。

    2025年32期 v.44;No.76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

    郝伟;

    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始终在能源结构中处于关键位置,随着浅部煤炭资源渐渐枯竭,矿井开采朝着深部不断延伸,在高应力以及复杂地质条件的状况下,冲击地压灾害频繁发生,这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还会致使巷道遭到损毁,设备出现损坏,成为深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核心妨碍因素。冲击地压属于典型的动力灾害,其发生机制包含地质构造、开采扰动以及应力演化等多个因素的耦合作用,防治难度相当大,全面且系统地开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推动技术成果在实际矿井中的落地运用,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以及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关键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025年32期 v.44;No.760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部分条文的技术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

    熊道晖;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2022,以下简称《通规》)实施后,部分关于防水设计年限、层数及混凝土厚度等条款存在争议。本文从材料科学、概率论及技术经济学等角度分析指出:多数柔性防水材料难以实现“与结构同寿命”,故应优先发展自修复刚性防水技术;在防水层设置上,提升单层防水质量比单纯增加层数更具性价比;同时,建议修订制约先进工艺的条文,并将混凝土厚度规定转向性能化设计。本文成果可为《通规》后续修订提供参考,推动防水工程向耐久、科学、经济的方向发展。

    2025年32期 v.44;No.760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精度遥感与GIS技术在耕地保护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冯磊;

    高精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耕地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提供了革新性解决方案。本研究系统阐释了亚米级遥感影像解析与多维空间分析技术的协同机制,构建起立体监测网络。通过多光谱传感器捕捉耕地形态演变特征,结合合成孔径雷达实现全天候侵占监测,精准识别非农化侵占与生态退化的空间热点。GIS平台整合多源地理数据,构建耕地质量演变模型与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创新性提出退化风险预警与差异化治理策略。研究证实,遥感与GIS技术的耦合应用可突破传统监管的时空约束,实现耕地数量管控、质量提升与生态安全维护的协同优化,为国土空间精细化治理提供技术范式。

    2025年32期 v.44;No.760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与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

    高军;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技术逐渐成为推动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建筑给排水与暖通空调设计中,BIM技术凭借强大的可视化建模能力和多专业协同特性,大幅提升了设计效率和工程质量,加快了绿色节能理念的落地。本文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对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与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推动BIM技术助力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升级。

    2025年32期 v.44;No.76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业工程

  • 三塔斜拉桥叠合梁抗风性能研究

    矣志勇;张皓;陈星;钱钦钊;

    结合三塔斜拉桥叠合梁的受力特点,依据主桥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和相似性原则设计了用于抗风性能研究的叠合梁节段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展了叠合梁节段模型的涡激振动试验和颤振稳定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叠合梁下方设置与边主梁等高的下中央稳定板的主梁设计方案,主梁的涡激振动和颤振稳定均满足规范要求。

    2025年32期 v.44;No.760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复杂海况下海底电缆敷设施工船动态响应性能研究

    李彦;

    随着中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上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不断推进,海底电缆作为电力输送的关键设施,其敷设施工质量对电网连接的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ANSYS-AQWA平台,建立了敷设船与海底电缆的耦合数值模型,并结合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模拟实海况下电缆登陆过程,分析了敷设船在不同海缆长度、海流流速、波向和风向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较长的海缆有助于提高敷设船的稳定性并减小电缆张力;而海流流速增大则会导致电缆水平偏移及张力显著增加。此外,波向与风向的耦合作用对船舶运动和缆力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尤其在波向为-135°且风向与之叠加时,电缆受力最为不利。

    2025年32期 v.44;No.760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BE模式下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

    刘冠权;刘坤;张素宁;彭晓馨;

    基于问卷调查,以青岛某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从知识掌握水平,技能应用水平,个人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水平四个方面共17个指标构建OBE模式下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才培养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人才培养的效果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本科教育的课程架构和教学管理提供持续借鉴意义,提升工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025年32期 v.44;No.760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屋面空间大跨度钢桁架体系吊装安全施工技术研究

    温鹏鹏;

    屋面空间大跨度钢桁架体系因其结构轻、跨度大、造型美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工程中。然而,其吊装过程涉及高空作业、大型构件吊运、复杂节点连接等高风险环节。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屋面空间大跨度钢桁架体系吊装安全施工重难点,通过钢结构吊装设备配置、钢桁架体系吊装安全施工、起重设备安全检查等系统研究大跨度钢桁架吊装安全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32期 v.44;No.760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价值技术融合发展

  • 机理-数据融合驱动的区域配电网实时电压态势推演研究

    岳付昌;顾阳;徐芳;

    高比例分布式能源接入加剧了区域配电网电压波动与越限风险,亟需高效实时电压推演技术支撑主动控制。传统机理方法依赖精确模型参数,难以适应快变场景且计算效率受限;纯数据驱动方法虽灵活但可解释性差、物理一致性弱,在数据稀缺或运行模式突变时泛化能力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机理-数据混合驱动的电压推演技术。该方法深度融合物理机理与数据价值:利用配电网拓扑和线路参数构建机理模型,形成符合物理规律的基础电压计算框架;同时,引入数据驱动模型,学习历史与实时量测数据中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与动态特性,精准补偿机理模型的简化误差、参数偏差及未建模动态。关键创新在于通过残差学习或物理约束嵌入策略实现有效融合。在含高渗透率分布式能源的典型区域电网仿真中,本方法相较纯机理与纯数据方法,在预测精度、鲁棒性和计算效率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为主动电压控制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2025年32期 v.44;No.760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科技强国战略下江西省流动科普设施的“建管服”协同运行机制研究

    曾山;吴琪;

    在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流动科普设施是破解区域科普资源不均、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载体。本文以江西省流动科普设施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建管服”现状特征,并剖析其协同运行机制核心困境。进而结合其战略对科普“精准化、协同化、智能化”要求,从差异化建设、清晰化权责、智慧化服务三维度,构建适配区域需求的“建管服”协同运行机制,旨在为完善省级流动科普设施体系、提升区域科技传播能力提供实践参考与理论支撑。

    2025年32期 v.44;No.760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岫玉的数控铣削工艺研究——以观音像为例

    庞子玫;庞子健;

    精雕机加工玉牌是玉雕的常用手段,还没有利用常规数控机床开展铣削加工的先例。本文以岫玉为例,通过实验手段探索常规数控机床开展玉雕加工工艺研究。根据加工质量,确定普通机床进行玉雕加工所需要的软件及加工参数。本文所述的岫玉加工工艺主要由灰质图生成浮雕,生成程序,实体加工三部分构成,实现了使用数控机床对岫玉的工艺加工。灰度图生成浮雕过程中使用Autodesk Art CAM、北京精雕JD Paint两个软件分别生成程序,最终选择加工效果最好的一个软件生成加工程序。

    2025年32期 v.44;No.760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AI技术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余玫芳;陈景祥;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及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作用愈发显著。人工智能(AI)技术作为前沿科技力量,正逐步融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领域,为解决该领域长期存在的诸多难题提供创新方案。本文深入剖析AI技术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具体应用,涵盖水资源精准管理、水利设施智能监测与维护、智能灌溉系统优化等关键方面,同时探讨其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以期为推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2025年32期 v.44;No.760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上跨铁路转体桥施工监理控制与实践

    彭良金;

    本文以平容高速南广铁路立交桥工程为背景,系统阐述了在“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应用的背景下,监理单位在大型跨铁路转体桥施工中的主导作用与创新实践。论文立足于全州至容县公路(平南至容县段)PPP项目南广铁路立交桥工程实例,重点总结了在转体重量大、精度要求高、铁路安全风险突出的复杂条件下,监理单位通过主动引领“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全过程管控和系统性创新,实现对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的有效控制,为同类跨铁路转体桥工程提供了监理技术管理的成功范例。

    2025年32期 v.44;No.760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桌面教学助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郑伊轮;闫利霞;

    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普及,高校教师在备课、作业批改与个性化反馈等环节面临显著的效率压力。现有研究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但在数据安全、工具集成与使用门槛等方面仍存在挑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本地化桌面智能助教系统,采用Electron+Quasar架构实现跨平台图形界面,整合SQLite数据库、文档处理引擎与LLM API接口,支持教学计划生成、作业批改与任务调度等核心功能。实验验证,该系统在试点课程中使备课时间平均减少38%,作业批改时间减少46%,同时保持教师对反馈质量的可控性,为高校智能教辅工具的本地化部署提供了可行方案。

    2025年32期 v.44;No.760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