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齐昀;李祥;丁沈庆;潘道远;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动汽车需要具有较好的振动特性、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这给驱动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以某款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建立了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仿真模型。设置仿真模型参数,并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在一、二挡不同工况下的扭转振动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电动汽车在制动工况下的扭转振动响应更明显。分析结果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结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边界条件和决策依据。
2025年26期 v.44;No.75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伟;孙向东;高方鉴;向艳蕾;刘玮;相宇;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设备成本不断降低,微电网项目逐步从工程示范阶段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多地并入大电网,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深刻影响。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地方能源主管部门针对微电网并网运行、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出一系列政策规范,但原有的经济评估方法并不能为微电网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了准确评估微电网项目的经济性,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微电网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规则,构建了考虑并网交易规则的光储充微电网成本效益分析模型,量化评估了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对微电网项目的经济影响,并以我国东部某工业园停车场微电网为例,计算分析了参与电力市场前后微电网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并网交易规则对微电网项目影响比较大,新建项目必须在设计阶段考虑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对项目的经济性影响,优化调整设计方案;已经投入运行的新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项目,需要及时调整发-储-用配置比例,以提升项目经济收益。
2025年26期 v.44;No.75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文;赖发旺;杨超;
基于T水电站混凝土智能碾压施工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展开研究,对大坝混凝土智能碾压消耗量与基础价格进行分析,计算T水电站混凝土智能碾压单价和费用,并对智能碾压与传统碾压进行单价及费用的经济性对比分析,为今后编制智能碾压应用场景下的碾压混凝土单价提供基础方法,并为更好地评价智能碾压技术在碾压混凝土大坝中的应用经济效果提供参考。
2025年26期 v.44;No.75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娟;
煤中碳、氢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煤的变质程度和性质、控制锅炉燃烧和环境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红外吸收法的元素分析仪日常操作注意事项及几个关键性技术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如何使用该仪器获得准确、稳定的碳氢元素测定结果。
2025年26期 v.44;No.75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滨;段国超;
烟草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配送线路固化、配送线路调整不及时、资源配置不合理、配送次序存在不合理、配送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智慧物流发展趋势下,对卷烟配送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物流配送优化策略,旨在实现烟草物流降本增效的目标,推动烟草物流向数智化方向发展。
2025年26期 v.44;No.75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伟城;
在《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针对广东地区地下室顶板结构类型经济性分析,本文选取单向单次梁、单向双次梁、双向十字梁、加腋大板四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在无消防车和有消防车两种工况下,从钢筋单方含量、混凝土单方含量、单方总造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可供设计人员或者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在覆土厚度1.2m工况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有消防车荷载还是无消防车荷载工况,选用加腋大板的钢筋含量均最低,资源最为节约,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加腋大板的单方造价也相对较低,综合资源节约和经济性两方面来考虑,加腋大板都是较优的选择。
2025年26期 v.44;No.75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蕾;
本文针对传统水稻育插秧方式存在的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株行距不均匀及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通过应用水稻机械自动化育插秧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在育秧阶段,采用流水线播种、精选种子、优化营养土配方及精准温湿度管理等技术;在插秧阶段,利用乘坐式插秧机实现高效、均匀插秧,并配合科学的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通过实施这些技术措施,在彭州市“菜-稻”轮作区开展的技术示范中,示范田平均产量达到780.6kg/667m~2,相比传统手工插秧增产15%-20%,且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该研究表明,水稻机械自动化育插秧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为解决当前水稻种植面临的劳动力短缺和成本控制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2025年26期 v.44;No.75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荣昊;易子豐;贺梓修;程嵩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电路板缺陷检测方法,旨在提高电路板缺陷的检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通过对YOLOv8算法进行优化,包括引入MPDIoU损失函数优化定位精度、在主干网络中引入C2fBF模块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在Neck端添加浅层特征图并使用GSConv和VoVGSCSPC模块进行特征融合,以及采用多种数据增强技术和自动化超参数优化工具,本文方法显著提升了检测性能。此外,本文还采用了经典的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和基于梯度下降的优化算法进行后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电路板缺陷检测任务中具有优异的表现,为电路板质量检测和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5年26期 v.44;No.75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宗成;
针对传统墙体砌筑工程中二次结构腰梁施工需中断砌筑工序、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提出采用U型砖替代模板的腰梁快速施工技术。通过将U型砖直接作为腰梁外模,在槽内实施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成功实现墙体砌筑连续作业。该技术有效规避了传统工艺中支模、拆模等工序造成的施工间歇,解决了砌体与二次结构交叉施工的工序衔接难题。实施表明,U型砖外模系统既满足现浇腰梁的尺寸精度和强度要求,又显著缩短墙体砌筑周期。相较于常规施工方法,新技术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减少模板支设工序,节省人工及材料成本;二是保持砌筑作业连续性,降低工序转换时间损耗;三是通过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应用提升施工便捷性。工程实践验证,该技术可降低施工成本约15%,缩短墙体砌筑工期20%以上,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提升价值。
2025年26期 v.44;No.75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洋才;
本文旨在探讨山区输电线路基础型式选择的技术经济分析,分析了山区输电线路基础型式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结合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不同基础型式在技术性能和经济成本上的差异。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山区输电线路基础型式选择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以期为山区输电线路基础型式的科学选择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输电线路基础型式,可以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优化,对于提升电力工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26期 v.44;No.75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述祯;杨波;孔敏杰;胡晋瑞;刘炳臣;胡能虎;刘兵;董玉峰;
硫酸法制钛白粉会产生大量黄石膏废料,黄石膏废料的堆积会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但我国每年的黄石膏利用率不到10%,针对黄石膏回收利用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以黄石膏替代水泥基浆液通过与氯镁凝胶复合以双氧水(H_2O_2)作为发泡剂在低温碱性环境下进行发泡,针对产物进行黄石膏掺加量与抗压强度的实验以及混凝土材料的发泡温度与材料导热系数与孔隙率关系实验。实验发现,在黄石膏掺加量小于等于35%时材料的抗压强度大于对照组的抗压强度,且在掺加量为10%时抗压强度最大为62.87MPa,同时低温发泡环境下混凝土导热系数较常温发泡的对照组较低且孔隙率较对照组较高,耐热性能良好。经过以上实验发现通过低温发泡技术以黄石膏替代部分水泥基制成的混凝土可以作为耐热材料或是抗压性能较好的材料用于建筑领域,对解决工业废料黄石膏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5年26期 v.44;No.75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磊;
海洋环境对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提出了严峻挑战,磷酸镁水泥因其独特的性能在海洋工程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磷酸镁水泥在海洋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其抗硫酸盐、氯盐侵蚀、以及抗冻融循环性能。研究表明,磷酸钾镁水泥(MKPC)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其主要水化产物K型鸟粪石的化学稳定性以及低孔隙率是其耐久性优异的主要原因。此外,通过矿物掺合料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磷酸镁水泥基材料的抗化学侵蚀性能。
2025年26期 v.44;No.75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治国;李浩鹏;
本文对广州南二环、南沙大桥路段主动交通流管控项目的建设实践案例进行介绍,从主动交通流管控项目的建设及应用实践出发,对建设案例及应用成效进行讨论分析,为后续粤港澳大湾区骨干高速公路网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2025年26期 v.44;No.75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新波;王成;
在通信体系从5G朝着6G逐步演进的过程中,边缘计算因具备分布式的部署特性,成为破解传统云计算时延较长、带宽占用量较大等一系列难题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围绕边缘计算资源分配与效率优化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开展深入探讨,详细分析边缘节点在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带宽资源调度方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点,清晰阐释资源分配对于提升通信系统性能的内在支撑原理,并进一步提出基于业务特性的动态优化办法以及协同调度的具体途径。此项研究借助工程化的技术手段,致力于达成边缘计算资源与通信网络的高度适配,进而切实降低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同时提升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工业控制、车联网等对时延极为敏感的业务以及物联网中海量连接相关业务,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持,具备显著的工程实践价值。
2025年26期 v.44;No.75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令帅;
在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高密度片区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城市空间形态,其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土地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与城市的发展和民生水平紧密相关。本文基于紧凑型城市理念,对高密度片区公共空间效率提升规划问题展开了研究。文章首先对紧凑型城市理念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高密度片区公共空间效率的制约因素,以及紧凑型城市理念对高密度片区公共空间效率的影响机制,然后重点就紧凑型城市理念下提升高密度片区公共空间效率的规划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希望能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
2025年26期 v.44;No.754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季素萍;张静文;刘蕾;
本文聚焦江苏省众创空间多主体价值实现路径,融合问卷调查运用组态分析法展开研究。根据价值分享(价值共创投入)-价值获取(价值共创结果)价值共创理论框架,从众创空间、新创企业、第三方服务支持主体3个层面分析江苏省众创空间主体价值。研究表明,江苏省众创空间价值实现路径多元,多主体价值共创靠多要素协同,全要素集聚最优,硬服务是关键投入要素,第三方服务支持主体投入要素是价值共创的重要保障;价值共创与非价值共创之间存在因果非对称性。
2025年26期 v.44;No.754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炜;
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进程中,工业园区是现代化产业发展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越发显得加强土地管理是一项迫切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但工业园区存在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极大地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现本文就针对工业园区的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改善土地利用现状提供一些参考。
2025年26期 v.44;No.75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俊锋;刘贵峰;叶珍珍;
随着建筑工程机电系统复杂性日益增加,传统设计手段难以有效解决管线排布冲突与碰撞问题。本文针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研究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排布优化与碰撞检测方法,构建涵盖BIM建模、管线优先级划分、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体系,并制定分区域分阶段的碰撞检测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管线布局质量,项目整体综合合格率达93.5%,验证了BIM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
2025年26期 v.44;No.75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耀;
新型有轨电车线路作为一种设计新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公交系统,近几年得到国内众多城市的重视。新型有轨电车工程可以进一步与地铁协同成网,加密补充覆盖,重点加强多种功能定位的轨道交通衔接,有利于形成一网多模,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城市立体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在分析广州市已建成和在建的三个新型有轨电车项目投资情况基础上,得出影响新型有轨电车工程投资的主要因素,从而指导合理控制新型有轨电车工程造价指标。
2025年26期 v.44;No.75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林兵;唐舜禹;黄珊;
为优化工程类研究所项目绩效考核方法,提高绩效考核工作效率,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提出了可量化考核的KPI考核方法。针对装备科研生产项目的特点,分析关键绩效指标(KPI)绩效考核在装备科研生产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构建量化的KPI绩效指标体系。最后,以某研究所项目绩效考核为案例,运用量化评价法对所提出的KPI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该KPI方法是适合装备科研项目绩效考核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
2025年26期 v.44;No.75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小铁;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作为广西推动绿色建造的重要抓手,其成本问题成为制约规模化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广西典型装配式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法揭示其与传统现浇建筑在全周期成本(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维)的差异;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识别出广西地区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研究发现,设计标准化程度低、运输成本高、产业链协同不足是广西装配式成本超支的主因。基于此,提出优化设计流程、构建区域化预制构件产业园、强化政策支持等针对性措施,为广西乃至西南多山地区装配式建筑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2025年26期 v.44;No.75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谢美辉;嵇国平;祝梦忆;
本研究以国网绍兴供电公司2024-2025年48家供电所管理数据为样本,系统剖析供电所管理痛点与创新路径。研究发现:作业违章高发、抢修质效恶化等是制约管理效能提升主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三类标杆案例,创新性提出“双链融合”优化模型。该模式通过动态权重调整、供电所分级治理、营配绩效共享三大核心机制,实现工单响应效率与管理综合效率提升,客户满意率扣分下降。
2025年26期 v.44;No.75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心媛;苏澄;霍冠英;姜鑫;
为提升高速铣削过程中平稳性与加工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速降线的摆线加工路径规划方法。以中轴变换提取的最大内切圆及其边界切点为几何基础,构建以最速降线为切削段、圆弧-直线为过渡段的G1连续摆线路径。所构造路径兼具曲率连续、形态紧凑与解析表达的特点,有效减少切削路径长度并控制最大啮合角,提升加工稳定性与刀具寿命。数值实验在典型槽型工件上开展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圆摆线与椭圆摆线路径,本文方法在路径长度、加工啮合角稳定性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势。
2025年26期 v.44;No.75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扶平;
随着铁路建设向复杂地质区域推进,瓦斯隧道施工日益增多。本文针对某铁路瓦斯隧道施工供电方案展开研究,结合瓦斯隧道施工的特殊环境与用电需求,详细分析了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关键技术参数。考虑到瓦斯环境的易燃易爆性,着重探讨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与配置,以确保施工安全。有助于提高瓦斯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与效率,推动铁路建设事业的安全发展。
2025年26期 v.44;No.754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龙新;
悬臂桩支护施工相对简单,但由于仅靠嵌固段提供反力,主要适用于较浅的基坑。为加大悬臂结构的可支挡高度,可在基坑内侧加固被动区、留设反压土台,同时为减少悬臂结构基坑开挖变形,开挖过程中常要求跳挖施工承台。实际工程中,悬臂支护结构因承台开挖不合理,导致基坑变形过大及出现险情的项目不在少数,因此需要动态设计过程中合理快速评估反压土台可提供的水平抗力,预判后续开挖方式。一般的反分析是利用前期施工阶段监测数据来反算土台自身水平抗力或土层参数c、φ值,然后再根据反算得到的参数计算预估后续施工工况的位移和内力。本文在一般反分析基础上,结合理正深基坑软件,提出利用虚拟支撑可提供的水平力替换土台水平抗力的方式,简化反演算分析,较好地解决了悬臂桩方案下反压土台反分析动态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实际工程问题。
2025年26期 v.44;No.75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芝君;
贵州是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重点省份,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开阳县为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全县地质灾害发育显著,种类多样,分布范围广,规模不一,受地质环境和人为工程活动影响,地质灾害防范压力较大。本文通过对开阳县内已发生的崩塌地质灾害及现有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区内崩塌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为相邻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地质依据。通过调查发现,开阳县崩塌(危岩体)主要受内因及外因两方面因素影响。内因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影响。外因主要受根劈作用、气候条件、气象因素、采矿工程活动影响。
2025年26期 v.44;No.75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大瑞;高宏伟;袁玉杰;
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技术是现代煤矿开采的重要手段,对提升效率和安全性意义重大。研究深入探讨了其相关理论,包括基本原理、力学分析及安全风险应对,详细阐述了从方案制定到优化的全过程。指出需根据工作面实际灵活制定方案,通过合理开采顺序和旋转角度提升效率。同时,深入分析开采中的力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在运输巷过拐点顶板支护方面,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确定支护强度,选择适合材料,并持续监测支护效果。此外,还设计了工作面支护方案,介绍了支架调整方法,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本研究丰富了理论体系,为煤矿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5年26期 v.44;No.75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古剑飞;
帷幕灌浆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质加固与防渗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坝、隧道、地下水控制以及岩体加固等工程领域。本文对帷幕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背景及帷幕灌浆技术的基本原理,随后深入探讨了其在大坝防渗、地下水控制、岩体加固与稳定性提升、裂缝修复及隧道防水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工程的安全性评估与监测进行了分析。
2025年26期 v.44;No.75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闪峰;王国宝;潘亮;靳月清;王汝宝;杨生发;吴红刚;
本试验旨在深入探讨带模注浆压力在隧道二衬缺陷修复工程中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室内试验,分析了在初凝前和终凝后两个时间阶段,不同注浆压力下背后空洞和内部空洞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相同注浆压力条件下,两种缺陷混凝土在初凝前注浆的抗压强度高于终凝后注浆的抗压强度。处于1-1.5MPa范围内的注浆压力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然而过高的注浆压力则可能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本研究为隧道二衬缺陷修复工程中合理选定注浆时间与注浆压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26期 v.44;No.754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炎;任红革;刘兵;
高水充填材料作为目前广泛应用在矿山充填和地下工程加固等领域,但其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材料成本难以控制、充填体强度稍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高水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配置了具备固结时间短、流动性好及早期强度升高迅速等特点的高水材料,该材料2h已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5d时已达到峰值抗压强度的85%以上;再此基础上,分析了充填体与围岩协同作用下岩层的变形规律,通过井下的现场测试数据发现,充填体能达到与围岩协同变形的效果,随工作面的推进最终趋于稳定,未达到完全的塑性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工程充填材料及现场方案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有益参考。
2025年26期 v.44;No.754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二闯;
随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大直径超深竖井施工面临诸多挑战。伞钻孔技术在竖井施工中应用广泛,但其特性复杂,钻进参数的合理优化对施工效率与质量影响重大。本文深入剖析其特性,钻孔轨迹易因钻具重力、岩石不均及钻进振动等偏移,影响竖井成型;钻孔速度与岩石抗压强度负相关,受钻进参数制约;钻孔质量受钻具磨损、岩石破碎均匀性及冲洗液携屑效果影响。基于此,综合考量钻孔速度、质量及钻头磨损,构建钻进参数优化模型,确定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最优参数组合。研究成果为抽水蓄能电站竖井施工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助力提升施工安全性与高效性。
2025年26期 v.44;No.754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宝权;田涌泉;程敏;李可星;吴明奉;邹旭;张涛;
紧邻高边坡深基坑降水开挖对施工技术需要更高的要求,普通基坑的土方开挖方法、基坑支护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求。本文以西安东站~终点区间(12、15号线)泄压井施工项目为依托,对紧邻高边坡深基坑降水开挖沉降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为再次进行此类的施工提供宝贵的施工经验。
2025年26期 v.44;No.754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弘扬;龚维娜;刘志雄;樊思林;张子龙;白明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路桥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路桥工程作为工程项目的一部分,已分布于全国各个地区。对于不同的路桥项目的钢箱梁工程,在不同的作业环境和项目特点等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同时不同的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且能够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文件。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山区绿道钢箱梁运输和吊装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5年26期 v.44;No.754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灿良;
福州市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魁岐段排洪主洞在桩号东11+052.57~东11+104.97、东10+922.15~东10+967.79之间连续下穿福州机场高速和104国道隧洞,最小间距19.4m。本工程通过采用断面炮孔一次成型,分批次爆破的控制爆破施工技术,既保证了既有隧洞的安全运行,又保证了下穿隧洞的快速施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供相似工程参考。
2025年26期 v.44;No.75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浩;宣兆龙;徐国星;
针对大尺寸弹药殉爆距离试验成本高、危险性大等问题,提出了带壳装药殉爆距离的等效缩放方法。采用量纲分析法与直接相似法,对圆柱形带壳装药殉爆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了自然破片参数与破片冲击起爆临界速度的比例缩放关系,并通过修正壳体厚度减弱应变率效应对材料强度的影响。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等效缩放方法与带壳装药殉爆仿真结果,其殉爆距离的最大误差为5.2%左右,因此证明本文的等效缩放方法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受破片厚度影响,该方法适用于缩比比例不小于0.2的模型。
2025年26期 v.44;No.754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建;
针对小清河复航工程航道护岸、护底需求,提出采用雷诺护垫开展岸坡防护,并选取K81+900-K81+930段作为代表性航道开展现场施工试验,研究了雷诺护垫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与质量控制标准,讨论了雷诺护垫的优缺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护垫施工具有方便施工、节约工期、安全性好、生态性好等特点,同时存在水下作业困难、水下质量不易保证,施工成本高等缺点。研究结果对小清河复航工程后续雷诺护垫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年26期 v.44;No.754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华奇;杨中卿;张圣;
当前,国内核电厂的板式热交换器的运维策略主要以传统的定期维修为主,这种维修方式不仅耗费较多的维修资源,还容易引起过度维修或维修不足等问题,进而降低板式热交换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状态监测技术和预测性维修(PdM)技术,深入研究基于传热学机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故障预测融合模型及其在预测性维修中的应用,为板式热交换器的运维策略从定期维修向基于状态的维修转变,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以此提高核电厂热交换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2025年26期 v.44;No.754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泽;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光伏并网发电成为太阳能利用的核心方式。然而在光伏并网发电中,需要有专门的储能设备负责储存光伏发电系统在日照充沛时生成的额外电能,并在日照不足或电网用电高峰时段释放所储电能,以此来均衡电力供求,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加强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必要。本文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储能技术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储能技术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性能的具体影响,进而探讨储能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希望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26期 v.44;No.754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琨杰;
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本研究系统阐述软土地基定义、特性及其对工程挑战,深入探讨勘察设计、技术实施、质量控制及环保安全措施。研究发现,软土地基因其土质松软、含水量高、承载能力低等特点,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科学合理的勘察与设计、恰当的地基处理技术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换填、排水固结、加固等处理技术,评估应用效果,强调环保与安全施工。旨在为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025年26期 v.44;No.75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书齐;张萍;李岳先;钱铁鑫;
油库液体石油产品数量检测是石油石化产业生产管理和贸易交接计量的重要一环,随着工业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油库液体石油产品数量检测工作逐步从传统人工方式转向智能化在线检测,本研究利用射频传感技术进行智慧识别,实现了油库液体石油产品液位、界面、分层含水、温度、压力和密度等参数的自动化在线监测与检测,避免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度,节约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检测成本。该检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我国石化行业油库控制管理的技术水平,为石化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从而创造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5年26期 v.44;No.754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青露;
通过对不同提高分辨率方法的研究,本次提出了一种针对川东南复杂构造低信噪比资料的提高分辨率方法。首先采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解决资料频率一致性问题,然后采用时频域分频补偿技术,在偏移后道集上,沿层提高目的层分辨率,应用本文方法提频后,资料沿层分辨率一致性较好,层间弱反射信息更加清楚,能满足解释需求。
2025年26期 v.44;No.754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蕾;黄钰;唐辟如;张小娟;
利用2021年贵州威宁大气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对乌蒙山东侧冰雹源地大气边界层风垂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针对水平风场季节变化特征而言:夏季风速明显小于春、秋两季,呈现出春季(12.6m/s)>秋季(8.7m/s)>夏季(4.6m/s)的特征;春、夏、秋三季盛行风向在1000m以下均为南风,1000m至3000m为西南风,3000m以上为偏西风,各高度上盛行风向频率表现出春季>秋季>夏季的特征;各季垂直风切变呈现出春季>秋季>夏季的特征,且均在720m高度上存在一个风切变突增区域。(2)针对水平风场日变化而言,720m高度以上各时刻风向均为西北风,15时至20时风速大于其余时刻风速;700-1000m高度上有冷平流侵入,午后至傍晚(12时至18时)冷平流侵入更为显著。(3)针对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而言,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的特点,各季在500-700m高度上有一个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突增区。日变化特征表现为,各个时刻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1100m高度上从-120量级减小到-130量级,12时至20时2000-3000m高度上存在一个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大值中心,且12时至20时,2000m以上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较其余时刻更大,整层大气的湍流运动较其他时刻更为剧烈。
2025年26期 v.44;No.754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亚洲;
针对传统电力防误闭锁系统存在的实时性差、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防误闭锁系统。该系统通过多源传感器与RFID设备身份标识构建感知层,采用低功耗广域网实现高可靠性数据传输,并基于云端规则引擎实现动态闭锁逻辑判断。实验表明,在模拟110kV变电站场景下,系统响应延迟低于200ms,设备状态识别准确率达99.6%,较传统电磁闭锁系统运维效率提升42%。本研究为工业设备防误操作提供了智能化、网络化的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价值。
2025年26期 v.44;No.754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