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冉;王忠诚;
随着跨境贸易规模扩大,传统支付体系因效率低、成本高及过度依赖SWIFT系统等问题,难以满足全球化需求。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包含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及中介机构的三方传统支付模型,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支持的双方跨境支付模型,利用Matlab仿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模式下,博弈均衡收敛于(不付款、高价、不发货)的帕累托次优状态,交易效率受限;CBDC通过消除中介、降低信任成本,使博弈稳定于(付款、发货)的帕累托最优,显著提升贸易达成率与支付效率。研究验证了CBDC在优化跨境支付体系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27期 v.44;No.75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让全;席海军;王高祥;田晓龙;
兴城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深埋于地下,其位置和轴线方向的选择非常重要,影响工程的投资和整体布置。可研阶段,笔者单位通过长勘探平洞的地质条件和结合水工建筑物布置,比较确定了兴城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的位置,再根据断层、裂隙、地应力和枢纽布置确定了轴线方向,为工程选择了最优的布置方案,节约了投资。
2025年27期 v.44;No.75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晖;张士友;姜东旭;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加速,基坑支护安全与变形控制愈发重要。本文基于A工程三个典型区域的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三种支护体系的变形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地连墙+伺服钢支撑体系刚度高、响应快,可有效遏制基坑侧向变形和地表沉降,变形量与速率均较小;伺服支撑架设速度快,可显著缩短基坑暴露时间,抑制累积变形发展。大直径桩较小直径桩抗弯刚度更高,相应变形控制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2025年27期 v.44;No.755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海兵;王琪;赵津;
华龙三代核电机组核岛配备有大量的硬密封截止阀,承担着安全、发电及维修等多种功能,在确保阀门满足使用可靠性要求条件下充分释放阀门的维修裕度,是提升核电厂维修经济性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核电厂多年设备维修优化实践,原创性地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华龙机组硬密封截止阀使用周期裕度分析方法,将大数据群组统计分析、关键失效因素识别、定量化风险计算、可靠性试验验证、监测措施补偿应用等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以华龙机组151台核岛硬密封截止阀为试点对其使用周期裕度进行了分析评估,在可知可控条件下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周期裕度,科学合理地降低了维修成本和大修集体剂量,应用成效显著。
2025年27期 v.44;No.75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戚鉴丰;
装配式建筑在房建项目里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成本控制成了重中之重。合理优化构件设计、运输以及施工管理等环节,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借助数据分析对装配式和传统现浇模式加以对比,从构件生产、施工工期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后发现,装配式建筑具备降低造价的优势,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举措,能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其环保与安全价值,这对于推动建筑产业朝着现代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意义重大。
2025年27期 v.44;No.75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灵艺;汤筠筠;
近些年来,面对由温室效应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本国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同时出台了相应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我国也不例外。本文选择以某县2024年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题,根据国家下发的清单编制规定,主要收集并分析了某县包括水泥生产、石灰生产等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期为相关企业尽早达到碳达峰提供数据和思路。因而建议某县下一步重点关注水泥生产企业的技改,加强管理、更新技术以达到减排要求,实现碳达峰。
2025年27期 v.44;No.75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洪福;
对大南湖七号煤矿三分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煤层顶板孔隙裂隙含水层,主要充水通道为顶板导水裂缝带,分析了导水裂缝带波及的含水层位,针对不同含水层选取相应的方法计算了各层涌水量,综合分析确定三分区7煤开采正常涌水量为917.9m~3/h,最大涌水量为1239.2m~3/h。
2025年27期 v.44;No.75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定富;
济南恒隆广场(泉城广场)项目是大底盘多塔连体结构,下部大面积地下室不设缝的复杂建筑。设计采用筏板基础,上部结构各部分设有防震缝,使上部结构单元变得简单规则。结构计算表明,结构震型、间位移角、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建议连接左右塔的钢结构桥与主体结构连接时采用GPZ盆式橡胶隔震支座进行弱连接处理。对同类工程的分析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25年27期 v.44;No.75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庆利;李兴文;方庭碑;刘煌;张罗;王学黎;
在汽车行业内卷及车企之间“价格战”愈演愈烈背景下,长安、吉利等主机厂纷纷强化整车“通用化”开发策略,依托“通用化库”管理工具提升新车型“通用化率”,基于成本开展整车通用化开发,最终实现缩短整车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实践表明,基于成本的整车通用化开发,已成为各主机厂相互竞争的关键举措。
2025年27期 v.44;No.75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永博;
全国各地大型医院改扩建热情高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当地医疗卫生环境,提供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在新冠疫情过后,医疗部门对院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建设较早的手术室经历常年的使用,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患者就医安全性的角度看,对手术室的改造迫在眉睫。新工程需要采用新规范,老建筑套用新规范存在“硬伤”,难以完美的权衡医疗与建筑之间的矛盾。设计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医院装修改造中更需要做到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2025年27期 v.44;No.75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梅;郝润霞;武强;
以北方严寒地区某智能温室为案例项目,对复合式太阳能地源热泵跨季节储能供暖技术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分析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原理,并选取传统的燃气锅炉和蓄热式电锅炉为对比方案,通过计算各方案的综合能耗、污染物排放量、投资运行成本等数据,来体现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5年27期 v.44;No.75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欣慧;钱建国;张巍;
某型雷达方位驱动系统安装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后,24h内先后有11只10.9级42CrMo高强度螺栓发生了脆裂。通过断口分析、理化检测等手段对失效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失效螺栓的化学成分、氢含量符合标准,但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硬度(49.9HRC)、抗拉强度(1649MPa)远超设计要求(32~39HRC,抗拉强度≥1040MPa)。断口呈现沿晶断裂特征,伴随鸡爪纹,判定为静拉应力作用下的氢脆断裂。失效主因是热处理工艺不当(淬火+低温回火),导致氢脆敏感性升高。通过优化调质处理工艺参数(850℃淬火+550℃回火),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
2025年27期 v.44;No.755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桂英;
本文深入探讨了高原高寒地区公路病害成因与养护技术。该地区恶劣气候和复杂地质结构导致公路病害频发,如裂缝、沉陷、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影响公路性能和安全。研究发现,低温、冰冻、冻融循环、复杂地质、大交通负荷及设计施工不当是主要原因。文章提出裂缝修补、路基加固、边坡防护和排水系统改善等优化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延长公路寿命,提升通行效率。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鼓励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应对挑战。
2025年27期 v.44;No.75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博涵;赵志宇;
在航空机务维修工作中,受各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不同形式的维修差错,令人防不胜防且极易引发不安全事故。为了提高维修人员对维修差错的认知程度、增强维修人员抵御安全风险的思想能力和预防维修差错的行为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维修差错的概念、类型和易发时机,然后从“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角度展开分析,论述了产生维修差错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维修差错预防对策。本文所述内容对杜绝或减少航空机务维修差错、保证空地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年27期 v.44;No.755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阮宝琪;
数字时代发展背景下,单位档案编研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如何突破常规档案编研工作模式,提升档案编研的效率与质量作为单位档案编研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档案室档案编研工作特点,从构建多元化编研组织架构、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编研、创新成果形式方面解析档案室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模式。同时,从历史文化传承、决策参考、社会服务及综合协同等方向,阐述价值挖掘方法,以提升档案编研工作质量。
2025年27期 v.44;No.755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文秀;
近几年来我国用电量逐年增加,为满足居民与工业用电需求,电力工程项目规模逐步扩大,施工周期也在变长,无形中增加了工程造价。本文基于电力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涵与实施必要性,深入剖析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等阶段的现存问题,结合行业实践提出针对性应对路径,旨在为电力企业优化造价管控体系、提升项目经济效益提供参考。电力企业要科学管控工程项目成本,施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开展电力工程项目评估分析,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优化项目设计方案,落实精益化管理理念,做好工程预算管理。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选拔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和施工方,控制各项成本。加强施工阶段成本管控,明确施工单元成本、人力成本,避免超出预算。完善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2025年27期 v.44;No.755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字玥;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项目劳务管理实例,基于层次分析法,选取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施工工艺、施工工期、施工条件、技术难度等单价影响因素,对常用的定额套用换算、实际组价、市场询价、组合法等新增单价组价方法进行比较判断,建立选择模型,计算各确定方法权重,确定合适的单价确定方法。
2025年27期 v.44;No.755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修养;朱少华;刘涛涛;
本文研究了基于安全技术对煤矿“三违”行为的预防管理。通过深入分析煤矿“三违”现象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煤矿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安全技术的预防管理策略,包括实施全面智能监控、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升安全防护设施科技含量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策略能够有效实时监测和识别“三违”行为,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这一研究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2025年27期 v.44;No.755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聪;
本文聚焦建设用地审查报批中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环节,深入剖析其在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程中的关键意义。以珠海至肇庆高铁珠海至江门段项目(新会段)为实证案例,全面梳理从规划筹备至实施运维各阶段的应对策略与实践经验。通过创新融合多学科技术与精细化管理手段,有效解决传统模式弊端,构建起科学高效、生态友好的剥离再利用体系,为同类项目提供可鉴范式与理论支撑,有力推动耕地保护与建设发展协同共进。
2025年27期 v.44;No.755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小铁;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装配式建筑因其标准化生产与低碳排放特性,成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路径。然而,传统现浇建筑管理模式下的设计-施工割裂、信息协同低效等问题,严重制约装配式建筑规模化推广。本文聚焦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的协同机制,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对比及成本效益模型构建,揭示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成本超支风险、跨阶段协同壁垒及标准化设计不足等关键矛盾。为此提出优化建议,包括强化成本控制、完善协同机制等。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验证优化建议的有效性,旨在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借助EPC模式实现高效发展、助力建筑行业达成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2025年27期 v.44;No.755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志威;
在国家“新基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及公众出行需求升级的新形势下,公路勘察设计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面临政策合规、技术创新、生态环保与服务效能的多重要求。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案例调研与专家访谈,系统梳理当前公路勘察设计在勘察精度、设计合理性、协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行业、技术、管理三个维度剖析问题成因,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技术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建设及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新形势下公路勘察设计行业转型与工程质量提升提供实践参考,助力公路工程实现“质量、效率、环保、安全”协同发展。
2025年27期 v.44;No.755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志成;
医保关乎全体国民的切身利益,建立运行高效、完善、准确的泉州市医保“一人一档”参保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一人一档”系统),是泉州市顺利开展医保参保扩面工作,提高并稳定医保参保率,保障参保人权益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医保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文章以“一人一档”系统为例,通过阐述“一人一档”系统的演进、“一人一档”的内涵,进而分析该系统在提升医保参保管理效率、保障参保人权益、推动医保服务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随后,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与关键技术支持,并探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相关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研究全面展现“一人一档”系统的信息化应用与发展前景,为医保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27期 v.44;No.75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士喜;
本文深入阐述了综放工作面高效跨越断层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在煤炭开采中,面对复杂地质和多断层问题,技术团队利用先进勘探技术精确探测断层,综合分析预判煤层情况,提出多套过断层方案,旨在减少破矸,优化开采层位,确保安全和生产。实践表明,开采层位调整和现场管控是关键。团队还通过技术调整和优化,如增大夹角、采用上漂技术等,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有效控制了断层摆动区域,提高了煤炭质量,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2025年27期 v.44;No.75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媛;
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互联网+BIM技术在智能建造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互联网+BIM技术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互联网+BIM技术在智能建造施工阶段的空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中的优势。
2025年27期 v.44;No.755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付波;杜勇刚;姚志成;
预埋件作为主体结构与安装物项的重要连接点,为后续设备与桥架安装提供稳固的着力点,预埋件标高、表面平整度的偏差直接影响设备、支架的安装质量及效率。针对预埋件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坐标、标高及表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常规的预埋件安装方法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专项技术。通过实践表明,该专项技术控制措施对安装的预埋件质量问题得到了高精度的控制,对于类似工况环境下的预埋件安装工程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2025年27期 v.44;No.755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帆;
随着房建机电智能化施工的发展,对监测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液态金属传感器凭借独特性能在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引入液态金属传感器,利用其基于液态金属良好导电性和流动性,通过外界物理量变化引起液态金属形态或分布改变,进而检测电学参数变化来感知物理量的原理。制备时选用镓铟锡合金等材料,经PDMS基底制备、通道制作、液态金属填充及封装等步骤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泵安装位置精准度、连接密封性及试运行性能监测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液态金属传感器展现出测量快速、精度高、能实时监测等优势,为房建机电智能化施工提供了更高效、可靠、先进的解决方案。
2025年27期 v.44;No.755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奎元;韩建磊;肖聪;
为保证柴里煤矿3606~((2))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采出水体下压煤资源,采用水文地质条件立体化分析及开采安全性评估方法,对工作面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下提限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针对不同基岩厚度区域的开采方案,并建议在基岩最薄处及过断层时适当降低采高以确保安全。实践应用表明,该开采方案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类似条件下的煤矿开采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和实践经验。
2025年27期 v.44;No.755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延旭;
随着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电气自动化作为智能建筑的核心支撑技术,通过对建筑内电气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显著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节能性和管理效率。本文从电气自动化的基本概念与技术体系出发,系统分析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场景,通过案例分析,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且节能的建筑环境,以期为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2025年27期 v.44;No.755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云霄;李光旭;
本文介绍了矿用链轮轴组智能化综合试验台的研究设计及应用,用于链轮轴组出厂监测测试装置,刮板输送设备是煤矿三机综采工作面的重要输送设备,在煤机市场中占据关键地位,其中链轮轴组是刮板输送设备驱动链条输送煤炭的核心部件,在刮板机设备输送系统的实施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链轮轴组的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刮板输送机的使用性能,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矿用链轮轴组的性能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配套相应驱动装置,监测传感器元件及专用电控系统,用于全自动化采集链轮轴组试车时关键技术指标数据并记录,再结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自动化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自动生产测试报告和结论,对于异常数据进行报警,便于链轮轴组出厂检测,统一标准,提升工作效率。
2025年27期 v.44;No.755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鉴辞;
本文以西南地区某160km/h客货共线铁路为背景,探讨了其铺架基地的选址与设计。依据相关规范,计算出铺轨基地及梁场规模,并按工程需求,绘制了铺架基地平面布置图。本文为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方案和实施经验。
2025年27期 v.44;No.755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超;
滑坡灾害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系统分析了滑坡成灾的内因和外因。在此基础上,从防治措施方面提出工程结构治理措施与排水系统优化方案,研究为滑坡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2025年27期 v.44;No.755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蕾;张小娟;黄钰;
针对贵州省2023年6月2日贵州降雹过程,将CMA-CPEFS V1.0模式预报云宏观场产品与卫星、雷达实况进行直观对比,对比云系的位置、覆盖范围、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云系性质等,定性检验预报的云系宏观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CMA-CPEFS V1.0模式较好地预报了贵州省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但对降水过程的预报不够理想。在云的性质、云系的发展演变、对流云源地、云垂直结构特征、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的预报效果较好,雨区的范围、贵州省内对流云系生命期、云系的位置及覆盖范围与观测结果还有一定的差距。
2025年27期 v.44;No.755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卢斌;乞耀龙;
本论文聚焦于微变监测雷达沉降观测系统在内河船闸沉降监测领域的应用。首先阐述了内河船闸沉降监测的重要性以及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详细介绍微变监测雷达系统的技术特性、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深入探讨其在系统部署方案、特征点选取策略、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分析流程中的应用要点,结合实例剖析该系统如何实现沉降预警与安全评估功能。通过全面研究表明,微变监测雷达沉降观测系统为内河船闸沉降监测提供了高精度面监测、实时性强且非接触式的有效解决方案,对保障船闸安全稳定运行、提升内河航运管理水平具有关键意义,也为水利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27期 v.44;No.755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惠艳虎;
十五运会即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解决场馆改造方案决策和改进的关键。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DEMATEL和ANP方法联用,同时利用Matlab和Super Decision等软件确定权重,并联合模糊综合评价完成评价模型的构建,最终应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场改造项目进行了实证。
2025年27期 v.44;No.755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理;张海侠;杨稀;胡越跃;
为提升视障人群生活质量,解决其室内行走的困境,结合视障人群心理特点,针对盲人群体行走过程中的障碍机制,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智能地板协同优化的智能避障系统集成设计体系,并通过实证案例分析,模拟了视障人士利用智能地板在室内独立行走的过程,证实了该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为装配式智能家居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年27期 v.44;No.755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沁凌;
依托实际工程对掺铁尾矿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路用性能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铁尾矿比例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表现。试验结果显示:适量掺入铁尾矿能有效改善水泥稳定碎石的疲劳性能,但铁尾矿的高压碎值和高孔隙率会导致力学强度和抗冻性能的下降,因此实际施工时铁尾矿掺入比例需合理控制,以平衡各项性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对试验路段进行铺筑,现场施工质量检测得出,40%铁尾矿掺量下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压实度平均值为99.1%,7d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平均值分别为7.6MPa和0.85MPa,芯样外观完整、表面均匀致密,均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表明掺铁尾矿的水泥稳定碎石在高速公路底基层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27期 v.44;No.755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荆菁;王中华;滕荣荣;朱晓明;王颖;宫明利;
逄猛山断裂南段在青岛王台镇零星出露点可确定其位置和活动性,但其北段为隐伏断裂,周围被建筑物及第四系覆盖。本文通过地球物理勘探的方式,重新厘定了逄猛山断裂在洋河北岸附近的位置应为北东45°,认为断裂为前第四纪断裂,建筑物在建设时可不考虑该断裂的位错效应,但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及近断层地震效应等。
2025年27期 v.44;No.755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志威;
公路作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主动脉”,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联动、民生出行保障与国家战略实施,而勘察设计作为公路工程的“前置核心环节”,更是决定工程安全的关键。传统公路勘察设计,主要依赖人工实地测绘与纸质地形图,存在外业采集效率低、内业数据处理繁琐、测设精度受人为影响大等痛点,已难以适配现代公路工程的发展需求。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成熟,数字化地形图凭借场景适配性强、数据处理高效、测设精度可靠等优势,逐渐成为摆脱传统勘察设计困境的工具。本文通过梳理数字化地形图的核心特征,分析其在公路勘察设计各环节的具体应用,从而助力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025年27期 v.44;No.755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